期刊发布平台

热门期刊分类
医药卫生| 工业技术| 教育教学| 科学技术| 财经贸易| 建筑工程| 农业科学| 社会科学| 其他综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新闻 >>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

中医语言特征及翻译探析——以《伤寒论》为例

摘要:中医汉英翻译对中华文化走出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近百年的现代化运动以及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使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与我们渐行渐远。中医的翻译便是需要打破现代思维定势,以古人的身份重新认识中医翻译,而了解中国传统医学的语言特征则是中医翻译的首要任务。中医语言具有哲学性、文学性、模糊性、抽象性等主要特点。探寻中医语言的特征有助于建立中医翻译原则和标准,促进中医翻译的发展。

 

关键词:中医;语言特征;汉英翻译;《伤寒论》;翻译方法

 

引言

中医是古代中国人对未知的探索,对世界的认识,其基础思想是阴阳五精气学说。中医是古代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仅是一门医学科学,更是集古代哲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学科一体的医学体系其语言承载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相较于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中医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自然。我国的古代医学家将医学看做天地自然与社会文化形神统一的集合,因此在中医翻译时,不应该将其看做医学翻译或者科技翻译,更不能与现代医学或西医体系的翻译方法相等同,从而处理繁杂的医学现象。中医典籍的语言大部分是文言文,因此借助古汉语特征,可以对中医语言特征有更深的了解,从而更好地为中医翻译服务。

 

1. 哲学性、文学性

中医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如中医传统的“阴阳”和“五行”学说,这使中医语言富有一定的哲学性和文学性。

1.1善用修辞

中医语言的修辞手法给中医增添了文学气息,使其文学化,且具有一定的诗学特征。这让中医语言更加抽象、生动,增加了中医的语言表达能力,但同样也造成了中医概念的歧义化和非规范化,与严谨的现代医学或西方医学风格形成了巨大反差。

1.1.1比拟

比拟是修辞格的一种,有拟人和拟物之分。所谓拟人,就是将自然事物按照人的情态予以刻画描述,从而使所描述对象显得生动活泼。所谓拟物,就是以物拟物的修辞方式。[1]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寒。

译:Taiyang disease is characterized by floating pulse, stiffness and pain of the head and nape, and aversion to cold.

“恶寒”一词中的“恶”,是厌恶、憎恶的意思,常用来表示人的情感。这里用“恶”表述五脏的生理特点,就属于拟人的用法。

2:“四肢

vexing pain in the four limbs

词中的“烦”按照现代汉语的理解也是人的情感状态,但在中医中却不然。

3:“胃中燥、实,大便难是也。

这里的“烦”同样采用拟人的手法,指的是病人感到胃中不适,有胃火使病人感到烦躁。

1.1.2隐喻

关于隐喻,简单地说,就是“用一种事情或经验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情或经验。”[2] 根据中医藏象学说,中医中的“心”、“肝”、“脾”、“肺”、“肾”等概念比实际西医解剖概念更加宽广复杂。战国时期的《易传·系辞》说:“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则天下之能事毕已。”根据一类事物的特点,就能引而伸之,触类以长,达到对整个世界的认知。这种思维模式是中医求知的主要途径。中医在对人体与外界的认知过程中,对某些事物由于缺乏清晰的类别概念和抽象的概念语言,只能用已知事物的具体意象来表达另一种事物或者另一种新事物和新经验。这就是中医的取象比类思维。翻译这类概念表达时,了解古文所指,推敲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互关联是解决困难的途径之一。

4:“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痛,按之石鞭者,大陷胸汤主之。

译:pain beneath the heart

此句中“心”实指心下疼痛。

但是“若脉数不解,而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这句话中的“下”作为现代汉语中的方位名词,在中医域中有着独特的含义,意为“腹泻”,翻译为diarrhea

5“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译:Fengchi, Fengfu

“风池、风府”在此处指穴位。

 

1.2辞藻华丽、韵律优美

中医典籍都是以古代文言文的形式写就,常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古代医者多寻求文笔生动、擅长遣词造句。《伤寒论》的语言四字格使用频繁,以求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诗意。另外对偶、排比、夸张、渲染等文学作品创作手法也被应用到医学著作中。

6“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译:Floating of yang indicates spontaneous fever while weakness of yin indicates spontaneous sweating.

此句分两个小节,文句形式工整一致、结构匀称,读起来郎朗上口,有很强的感染力。在翻译的时候应该注意形式的统一,将中医这种特有的韵律节奏保留。

7:“啬啬恶寒,渐渐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译:The patient with severe cold, aversion to cold and fever as well as snoring and nausea can be treated by Guizhi Decoction (桂枝汤,cinnamon twig decoction).

此句中的“啬啬恶寒,渐渐恶风,翕翕发热”的确属于对偶、渲染的习作手法,但鉴于中医的模糊性,我们很难把握“啬啬、渐渐、翕翕”等词的修饰程度,因此将其转化为名词结构,弱化结构上的对仗统一。

1.3医哲交融 

中医学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密切关系体现在语言上,是大量的哲学性语言的加入,这一方面为中医语言增添了文学色彩,使其生动形象且富含哲理;另一方面,哲学性语言的加入也增加了中医语言的翻译难度。比如《黄帝内经·素问》有言:“夫上古圣人之教也,下皆为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何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3] 讲的就是对于老子一派养生之道圣人们的教诲,教育人们要与天合德。

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分析中医句子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适时地采取“表化”和“深化”的翻译方法。


在线投稿
医药卫生| 工业技术| 教育教学| 科学技术| 财经贸易| 建筑工程| 农业科学| 社会科学| 其他综合|   Copyright © 2021-2022 期刊发布平台 All Rights Reserved.